- · 《公路工程》投稿方式[08/03]
- · 《公路工程》数据库收录[08/03]
- · 《公路工程》栏目设置[08/03]
- · 《公路工程》刊物宗旨[08/03]
- · 《公路工程》征稿要求[08/03]
公路工程会议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公路工程论文(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力得到实质性提升,甚至达到了可以与美国叫板的程度。 1982年,日本《钻石》周刊对美、日、欧在19种新技术上的实力进行了比较,认为日本在电子计算
1982年,日本《钻石》周刊对美、日、欧在19种新技术上的实力进行了比较,认为日本在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光纤通信、金属加工和机器人5项技术上己达到世界第一流水平,美国则在16项技术上具有领先地位,欧洲达到第一流水平的有2种技术;
1986年10月,美国《幸福》杂志公布了对四大关键技术领域的调查结果,认为美国在计算机和生物技术领域仍比日本、西欧先进,在新材料领域优势还不大,而在光电子技术方面已本超过;
1994年8月,美国发表的科技中称,“美国科学已处于失去其在国际上的卓越地位的危险”……
好在美国还有一个拿得出手的选项,那便是信息技术。
美国是世界上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起步最早、发展最快、实力最雄厚的国家。早在上世纪70 年代,美国的信息产业产值和从业人员超过国民总产值和就业人数的一半,信息技术也以各种形式广泛渗透到美国人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银行、保险、运输、 宾馆等行业都在信息化方面大力投资,再加上美国人均拥有计算机数量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并且还初步建起了远程、高速交互式等计算机网络,因而在信息技术这条赛道上,美国占有绝对的优势,这便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及经济基础。
不过,美国当时的信息化水平总体上仍然处在“点”或者局部“线”的层次上,其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产业相比要滞后得多,后者已经发展了好几代,前者却只开发了第一代;许多使用率很高的网络容量、速度和范围极其有限,信息交流渠道同样不够通畅,远远不能满足未来全面实现信息化的要求。
最为致命的是,相比于日、德等发达国家,美国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进展极为缓慢,根据1993年6月国际管理发展研究所和世界经济论坛发表的《世界竞争力报告书》称,美国的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已从第二位降到第九位,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对此,美国很多有识之士都有深刻的认识。老布什政府时期任参议员的戈尔就曾主张建立全国范围内的“信息超级高速公路网”,以此来加快把信息转化为知识和财富的步伐;总统科学顾问布罗姆利也认为“最有效的一步便是建立高性能的信息网络,这是促进美国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重要一步”。1992年的美国总统竞选中,和戈尔又进一步提出了“发展信息高速公路,振兴美国经济,恢复企业竞争活力”的竞选纲领,这对长期处于经济不景气、日夜盼望走出困境的美国人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至此,“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付诸实践的脚步已经渐行渐近。
二
内容:构建“美丽新世界”
上台后不久,便立即开始着手进行“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准备部署,以兑现自己“振兴美国经济”的承诺。
他先是亲自授权成立了“信息基础设施特别小组”,又在1993年2月以《国情咨文》的形式初步给出了“加强美国科技优势”这一建议,并大刀阔斧地削减财政预算来加以支持。在此过程中,政府还得到了美国各界人士的拥护和各公司企业的大力支持与积极响应,电子信息工业界尤为如此,以AT&T为首的14家巨头纷纷研究对策、制定发展规划并共同向白宫和国会给出系统建议,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项工程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拥护和雄厚的资金来源。
万事俱备,1993年9月15日,由美国副总统戈尔和商业部部长布朗郑重向世界宣布,美国将实施一项“将永远改变美国人生活、工作和沟通”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行动计划”,该计划的问世标志着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真正从理论转变为实践。
根据计划方案,美国预计在今后15~20年内全面达成如下建设目标:
(1)在企业、研究机构和大学之间通过计算机进行技术信息交换;
(2)通过药品的通信销售和X光照片图象的传送,提高以医疗诊断为代表的医疗服务水平;
(3)使在第一线的研究人员的讲演和学校里的授课,发展成为计算机辅助教学;
(4)可以广泛提供地震、火灾等灾害信息;
(5)实现电子出版、电子图书馆、家庭电子影院、在家购物等等;
(6)利用双向高速通信网提高美国的产业竞争力。
按照“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发展愿景,所谓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将是一个能给广大用户随时提供大量信息的、由通讯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组成的完备网络,它将催生一场轰轰烈烈的信息革命,进而永远改变人们的生活,构建一个“美丽新世界”。
文章来源:《公路工程》 网址: http://www.glgcbjb.cn/zonghexinwen/2022/1209/1474.html